《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察智部 卷七 察智部·安重榮 韓彥古

【原文】
原文

安重榮雖武人而習吏事。初為成德節度,有夫婦訟其子不孝者。重榮拔劍,授其父使自殺之。其父泣不忍,其母從旁詬夫麵,奪劍而逐其子,問之,乃繼母也。重榮為叱其母出,而從後射殺之。
後晉時期的安重榮雖然是武人,但熟習文治的事,曾經任成德節度使。有一對夫婦控告自己的兒子不孝,安重榮拔劍交給父親,叫他殺死自己的兒子,父親哭著不忍心下手,而母親卻在旁邊責罵丈夫,並且搶下劍來追趕兒子。問明原因,乃是繼母,安重榮因而勒令母親出去,而從後麵殺了她。

韓彥古字子師,延安人,蘄王世忠之子。知平江府。有士族之母,訟其夫前妻子之者,以衣冠扶掖而來,乃其嫡子也。彥古曰:“事體頗重,當略懲戒之。”母曰:“業已論訴,願明公據法加罪。”彥古曰:“若然,必送獄而後明,汝年老,必不能理對,姑留扶掖之子,就獄與證,徐議所決。”母良久雲:“乞文狀歸家,俟其不悛,即再告理。”由是不敢複至。
宋朝人韓彥古(字子師,名將韓世忠之子)出知平江府時,有一位士族的母親前來控告她丈夫前妻的兒子,當時有一位士紳攙扶著她,原來是她的親生子。韓彥古道:“這件官司茲事體大,本官認為將令郎略加懲戒就好了。”婦人道:“民婦已經告到官府了,但願大人依法論罪。”韓彥古道:“若是如此,就必須進行一段漫長且繁複的審訊過程,你年齡大了,還能將所有細節一一分辯嗎?我看暫且將你的親生兒子關入獄中慢慢查證,再考慮如何處置比較好。”婦人想了良久,說:“民婦請求將訴狀暫且撤回,他如果仍不悔改,便可告請鄉裏公斷。”於是,那名婦人再也不敢前來告狀了。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