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捷智部 卷十七 捷智部·王戎

【原文】
原文

王戎年七歲時,嚐與諸小兒遊,矚見道旁李樹,有子扳折,諸小兒競走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試之果然。
晉朝人王戎七歲的時候,有一次和同伴玩遊戲,看到路旁有棵李樹果實累累,同伴們都爭相攀折,唯有王戎留在原地不動。有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李樹就種在路旁,往來的路人竟然沒有人摘采,可知李子一定是苦的。”眾人不相信,嚐後證明王戎所言不虛。

〔評〕許衡少時,嚐暑中過河陽,其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曰:“人亡世亂,此無主矣。”衡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邊批:真道學。)合二事觀,戎為智,衡為義,皆神童也。
(評譯)元朝人許衡年輕時,曾經在夏天經過河陽,路旁有棵梨樹,同伴們都爭相摘食,隻有許衡獨自坐在樹下乘涼。人們問他原因,許衡回答說:“梨不是我的,就采摘果實,不可以。”人們說:“現在兵荒馬亂,這是沒有主人的梨樹。”許衡說:“梨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邊批:這是真正的道學。)從王戎和許衡的故事來看,王戎不摘梨是因為聰明,許衡不吃梨是因為行為處世堅持自己的原則,這兩個人都是神童。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