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原文】
原文

宣帝時,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起,二千石不能製。上選能治者,丞相、禦史舉龔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歲,召見,形貌短小,不副所聞。上心輕之,[邊批:年貌俱不可以定人。]問:“息盜何策?”遂對曰:“海瀕遼遠,不沾聖化,其民困於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於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耶,將安之也?”上改容曰:“選用賢良,固將安之。”遂曰:“臣聞治亂民如治亂繩,不可急也,臣願丞相、禦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毋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盜賊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
西漢宣帝劉詢時,渤海(今河北滄州一帶)及鄰近各郡年成饑荒,盜賊蜂起,郡太守們不能夠製止。宣帝要選拔一個能夠治理的人,丞相和禦史都推薦龔遂可以委用,宣帝就任命他為渤海郡太守。當時龔遂已經七十歲了,皇上召見時,見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不像所聽說的有本事的樣子,心裏頗看不起他,便問道:“你能用什麼法子平息盜寇呀?”龔遂回答道:“遼遠海濱之地,沒有沐浴皇上的教化,那裏的百姓處於饑寒交迫之中而官吏們又不關心他們,因而那裏的百姓就像是陛下的一群頑童偷拿陛下的兵器在小水池邊舞槍弄棒一樣打鬥了起來。現在陛下是想讓臣把他們鎮壓下去,還是去安撫他們呢?”宣帝一聽他講這番道理,便神色嚴肅起來,說:“我選用賢良的臣子任太守,自然是想要安撫百姓的。”龔遂說:“臣下聽說,治理作亂的百姓就像整理一團亂繩一樣,不能操之過急了。臣希望丞相、禦史不要以現有的法令一味束縛我,允許臣到任後諸事均據實際情況由臣靈活處理。”宣帝答應了他的請求,並派驛車將龔遂送往渤海郡去。郡中官員聽說新太守要來上任,便派軍隊迎接、護衛。龔遂把他們都打發回去了,並向渤海所屬各縣發布文告:“將郡中追捕盜賊的官吏全部撤免,凡是手中拿的是鋤、鐮等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拿問,手中拿著兵器的才是盜賊”。龔遂單獨乘驛車來到郡府。鬧事的盜賊們知道龔遂的教化訓令後,立即瓦解散夥,丟掉武器,拿起鐮刀、鋤頭種田了。

[馮述評]
評譯

漢製,太守皆專製一郡,生殺在手,而龔遂猶雲“願丞相,禦史無拘臣以文法”。況後世十羊九牧,欲冀卓異之政,能乎?
漢朝製度,太守獨自掌管一郡政事,擁有生殺之權,而龔遂還說:“希望丞相、禦史不要用條文法令來約束微臣。”不像後世民少官多,還希望能有卓越的政績,可以做到嗎?

古之良吏,化有事為無事,化大事為小事,蘄於為朝廷安民而已;今則不然,無事弄做有事,小事弄做大事,事生不以為罪,事定反以為功。人心脊脊思亂,誰之過與?
古代優秀的官員,化有事為無事,化大事為小事,隻是為求得朝廷安定百姓而已,不求自己的功績;而現在卻不是這樣,無事弄成有事,小事弄成大事,發生事情不認為有罪,事情平定後反而自認有功。人心思亂而蠢蠢欲動,這究竟是誰的過錯呢?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