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明智部 卷十六 明智部·陳同甫

【原文】
原文

辛幼安流寓江南,而豪俠之氣未除。一日,陳同甫來訪,近有小橋,同甫引馬三躍而馬三卻。同甫怒,拔劍斬馬首。(邊批:豪甚!)徒步而行。幼安適倚樓而見之,大驚異,即遣人詢訪,而陳已及門,遂與定交。後十數年,幼安帥淮,同甫尚落落貧甚,乃訪幼安於治所,相與談天下事。幼安酒酣,因言南北利害,雲:南之可以並北者如此,北之可以並南者如此。“錢塘非帝王居。斷牛頭山,天下無援兵;決西湖水,滿城皆魚鱉。”飲罷,宿同甫齋中。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誤發,若醒而悟,必殺我滅口。遂中夜盜其駿馬而逃。(邊批:能殺馬必能盜馬。)幼安大驚。後同甫致書,微露其意,為假十萬緡以濟乏。幼安如數與焉。
宋朝人辛棄疾(曆城人,字幼安,號稼軒居士)寄居江南時,仍不改豪俠的氣概。有一天陳同甫來拜訪,經過一道小橋,陳同甫策馬三次,馬卻向後退三次。陳同甫生氣起來,當下拔劍斬下馬頭。(邊批:豪氣十足!)大步而行。辛棄疾正好在樓上看見這種情形,很驚歎陳同甫的豪氣,立刻派人去延請結交,而陳同甫卻已經上門,於是兩人惺惺相惜,成為好朋友。數十年之後,辛棄疾已成為淮地一帶的將帥,而陳同甫還貧困不得誌。陳同甫依然直接上門去見辛棄疾,一起談論天下事。辛棄疾在酒酣耳熱之際,開始高談闊論起南宋和北方外族的軍事形勢,並說明南宋想收複北地要如何如何來作戰,而北方若想並吞南宋又要如何如何。辛棄疾說:“錢塘一帶非常危險,不適合建為國都。北人隻要占領牛頭山,就能阻斷四方來援的勤王之師;然後再引西湖的水來灌城,馬上整個京城的軍民百姓都成了魚鱉。”酒後,辛棄疾留宿陳同甫在館裏。陳同甫想起辛棄疾一向慎重寡言,酒後說了不少不該說的話,一旦酒醒回想起來,一定殺他滅口,於是半夜偷了辛棄疾的駿馬逃走。(邊批:能殺馬的人也一定能偷馬)辛棄疾大驚,後來陳同甫寫信向辛棄疾借十萬緡錢濟困,並在信中暗示當晚辛棄疾說過的言論。辛棄疾隻好如數給他。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