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術智部 卷十三 術智部·謝安 李郃

【原文】
原文

桓溫病篤,諷朝廷加己九錫。謝安使袁宏具草,安見之,輒使宏改,由是曆旬不就,溫薨,錫命遂寢。
晉朝時桓溫雖病危臥床,仍請求朝廷加自己九錫。謝安要袁宏(字伯彥)起草加錫詔書,文稿完成後,謝安卻頻頻要袁宏修改,於是延誤了十多天才定稿。一直到桓溫病逝以後,加錫的詔命才送達。

大將軍竇憲內妻,郡國俱往賀。漢中太守亦欲遣使,戶曹李郃諫曰:“竇氏恣橫,危亡可立俟矣。願明府勿與通。”太守固遣,郃乃請自行,故所在遲留,以觀其變。行至扶風,而憲已誅,諸交通者皆連坐,唯太守以不預得免。
東漢時大將軍竇憲納妾時,許多官員都前去道賀。當時的漢中太守也想派使前往,戶曹李郃(字孟節)勸諫說:“竇氏專權驕橫,遭受國法製裁是指日可待的事,希望大人跟他保持距離,免得惹禍上身。”然而太守仍堅持要派使申賀。於是李郃自請為使者,一路上故意拖延停留,靜觀其變。等他到達扶風的時候,就已傳來竇憲被誅的消息,當時與竇憲交往的官員多半受到牽連獲罪,唯有漢中太守得以幸免。

〔評〕按袁宏草成,以示王彪之。彪之曰:“卿文甚美,然此文何可示人?安之頻改,有以也。”
(評譯)當初袁宏草擬詔命時,曾將文稿拿給王彪之看,王彪之說:“你的文筆很好,但這篇文章怎能給外人看?謝大人多次要求你修改,不是文章不好,一定還有其他原因。”

李郃,字孟節,即知二使星來益部者。其決竇氏之敗,或亦天文有征,然至理亦不過是。
李郃,字孟節,他在漢中做官時,朝廷派遣兩個使者微服去益州(今四川)查訪,在漢中遇到李郃。李郃問:“二君離京師時,知朝廷遣二使否?”使者驚愕,問李郃如何得知,李郃指著天上的星星說:“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李郃判斷竇憲失敗,可能也因為天象,如此分析也不會有誤。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