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明智部 卷二十三 明智部·邵雍

【原文】
原文

王安石罷相,呂惠卿參知政事。富鄭公見康節,有憂色。康節曰:“豈以惠卿凶暴過安石耶?”曰:“然。”康節曰:“勿憂。安石、惠卿本以勢利相合,今勢利相敵,將自為仇矣,不暇害他人也。”未幾,惠卿果叛安石。
王安石被免去宰相之職,由呂惠卿繼任。富弼見到邵康節(邵雍),神色十分憂慮。邵康節問:“難道因為惠卿比安石還要凶暴嗎?”富弼說:“是的。”邵康節說:“不必憂慮,王安石與呂惠卿本來是因權勢名利相結合,如今權勢名利起了衝突,彼此間互相仇恨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害別人?”不久,呂惠卿果然反叛王安石。

熙寧初,王宣徽之子名正甫,字茂直,監西京糧料院。一日約邵康節同吳處厚、王平甫食飯,康節辭以疾。明日,茂直來問康節辭會之故,康節曰:“處厚好議論,每譏刺執政新法;平甫者,介甫之弟,雖不甚主其兄,若人麵罵之,則亦不堪矣。此某所以辭也。”茂直歎曰:“先生料事之審如此。昨處厚席間毀介甫,平甫作色,欲列其事於府。某解之甚苦,乃已。”嗚呼,康節以道德尊一代,平居出處,一飯食之間,其慎如此。
宋神宗熙寧初年,王宣徽的兒子名正甫,字茂直,負責監督西京的糧科院(官署名,掌理軍俸糧食配給)。有一天,王正甫約邵康節和吳處厚(邵武人,字伯固)、王平甫(王安國)一同吃飯,邵康節借口病推辭掉。第二天,王正甫來問邵康節為什麼推辭。邵康節說:“吳處厚喜愛議論,往往會譏諷執政的新法;平甫是介甫(王安石)的弟弟,雖然不太讚同哥哥的主張,如果別人當麵罵自己的哥哥,畢竟也會覺得不好受。所以我推辭不去。”王正甫歎道:“先生真是liào事如神。昨天處厚在酒席間詆毀介甫,平甫很生氣,想把這些話一條一條記下來送到相府,我在中間調解得好辛苦。”唉,康節先生因道德高尚受到當代尊崇,平日家居或外出,一飯一食之間,也這麼謹慎。

〔評〕按荊公行新法,任用新進。溫公貽以書曰:“忠信之士,於公當路時雖齟齬可憎,後必得其力;諂諛之人,於今誠有順適之快,一旦失勢,必有賣公以自售者。”蓋指呂惠卿也。
(評譯)王荊公實行新法,任用很多新人。司馬溫公寫信給他說:“忠信的人,在您當權時,雖然往往和您意見有所不合,覺得很可恨,以後您一定會得到他們的幫助;諂媚的人,在當前雖然順從您,讓您覺得很愉快,一旦您失去權勢,一定會為了一己私利出賣您。”這段話大概是指呂惠卿的。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