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閨智部 卷十七 閨智部·謝小娥

【原文】
原文

謝小娥者,豫章估客女也。生八歲,喪母,嫁曆陽段氏。故二姓常同舟,貿易江湖間。小娥年十四,始及笄,父與夫皆為劫盜所殺,二姓之黨殲焉。小娥亦傷腦折足,漂流水中,為他船所獲,經夕而活。因流轉乞食,至上元縣,依妙果寺尼淨悟。初,小娥父死時,夢父謂曰:“殺我者,‘車中猿,門東草。’”又數日後,夢其夫謂曰:“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小娥不能解,常書此語,廣求智者辨之,曆年不得。至元和八年,李公佐罷江西從事,泊舟建業,登瓦官寺閣。僧齎物為李述之,李憑欄書空,疑思嘿慮,忽然了悟,令寺童疾召小娥,謂之曰:“殺汝父者申蘭,殺汝夫者申春也,其日‘車中猿’者,車字之中乃‘申’字,申非屬猴乎?草下有門,門中有東,‘蘭’字也。又‘禾中走’,是穿田過,亦是‘申’字,‘一日夫’者,夫上更一畫,下一日,是‘春’字。其為申蘭、申春可明矣!”小娥慟哭再拜,密書四字於衣,誓訪二賊以複其冤。更為男子服,傭保江湖間。歲餘,至潯陽郡,見紙榜子召傭者,娥應召,問其主,果申蘭也。娥心憤貌順。(邊批:大有心人。)在蘭左右,積二歲餘,甚見親愛,金帛出入之數無不委之。每睹謝之衣物器具,未嚐不暗泣。蘭與春,宗昆弟也,春家在大江北獨樹浦,往來密洽。一日春攜大鯉兼酒詣蘭,至夕,群賊畢至。酣飲,暨諸凶既去,春沉醉臥於內室。蘭亦覆寢於庭,小娥潛鎖春於內,(邊批:賊在掌中,從容擺布。)抽佩刃先斬蘭首,呼號鄰人並至。春擒於內,蘭死於外,獲贓貨至數千萬。初,蘭、春有黨數十人,暗記其名,悉擒就戮。時潯陽太守張公嘉其孝節,免死,娥竟剪發為尼以終。(邊批:還當旌異,豈特免死?)
謝小娥是豫章商販的女兒。在她八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父親將她許配給了曆陽人段氏,兩家常常同船往來江湖之間做生意。謝小娥十四歲那年正式過門,但是沒有多久父親和丈夫就遇上賊匪被劫殺了,兩家的親友都無一幸免。謝小娥自己也傷了頭,折了腳,掉入江中漂流,後來被其他商船救起,一晚上才活過來。從此謝小娥就開始了流浪乞討的生活,最後來到上元縣,投靠了妙果寺尼姑淨悟。當初,謝小娥父親死的時候,小娥曾經夢到父親對自己說:“殺我的人,‘車中猿,門東草’。”幾天以後,又夢到丈夫說:“殺我的人,‘禾中走,一日夫’。”謝小娥想不出這兩句話有什麼意思,就寫下這些話,到處求訪智者解答語謎,但是過了多年之後仍然沒有解開。唐憲宗元和八年,李公佐辭了江西從事之官後乘船來到建業,登臨瓦宮寺樓閣,寺中的僧人將謝小娥的遭遇告訴了李公佐。李公佐靠在欄杆上用手指不停地在空中比劃,一麵沉吟思索,突然解出語謎,趕緊讓寺中小童將謝小娥叫來,對她說:“殺你父親的人叫申蘭,殺你丈夫的人叫申春。所謂‘車中猿’,‘車’的中間是一個‘申’字,而且‘申’不就是屬猴嗎?草下麵有門,門中有東,這是個‘蘭’字,而‘禾中走’就是穿田而過,也是一個‘申’字。‘一日夫’,‘夫’上麵有‘一’筆,下麵有個‘日’字,合起來就是‘春’字。因此殺害你父親和丈夫的人很明顯地就是申蘭和申春。”謝小娥聽後痛哭不止,再次叩頭拜謝李公佐,並在衣服內裏上寫下了‘申蘭申春’四個字,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兩個賊人,為自己的父親和丈夫報仇。從此,謝小娥改換男裝,為人傭工。一年以後,謝小娥來到潯陽,看到有人貼出告示招傭人,謝小娥便前去應征,詢問主人的姓名,發現是申蘭。謝小娥心頭湧起一股恨意,但是表麵上仍然不動聲色。(邊批:謝小娥是個有心人。)兩年多過去了,謝小娥在申蘭身邊非常得寵,凡是財物收支都要交由她經手。謝小娥每當看到故人的衣物,隻能暗自流淚傷心。申蘭和申春是同宗兄弟,申春住在江北的獨樹浦,兄弟兩個人感情非常好,來往密切。一天,申春帶來一條大鯉魚、水果以及好酒來探望申蘭,兄弟倆以及其他賊人酣飲到半夜,後來其他賊人都相繼離開了,隻剩下申春醉倒在內室中,而申蘭也不勝酒力,醉臥在庭院裏。謝小娥暗中把申春反鎖在內室,(邊批:賊人在掌握之中,可以從容擺布。)抽出佩刀,割下了申蘭的腦袋。然後邀集鄰人幫忙,擒拿下被鎖在內室的申春。經過清理,他們曆年所虜獲的財貨,總共有數千萬之多。申蘭、申春還有數十個黨羽,謝小娥平時早就已經記下了他們的名字,將他們一一擒下斬殺。當時潯陽太守為了嘉勉謝小娥的孝行,免去了謝小娥殺人的死罪。後來謝小娥竟削發出家,終身為尼。(邊批:還應該表彰謝小娥的行為,怎麼能隻免死呢?)

〔評〕其智勇或有之,其堅忍處,萬萬難及。
(評譯)一般人可能會有謝小娥的智慧和勇氣,但是這份多年來尋訪賊人的堅忍精神,卻是萬萬不及的。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