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術智部 卷十四 術智部·晏嬰二

【原文】
原文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同事景公,恃其勇力而無禮,晏子請除之,公曰:“三子者搏之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請公使人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曰:“接一搏豨,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伏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嚐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①,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遊,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裏,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相驚,以為河伯。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②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複命,公葬之以士禮。其後諸葛亮作《梁甫吟》以哀之。
春秋時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同為齊景公的大臣,三人仗著自己力大無比,對景公驕蠻無禮,因此晏子請求將此三人除去。景公說:“這三人力大無比,一般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派人謀刺又怕失手反會壞事,該如何是好呢?”晏子於是建議景公派人送他們三人兩顆桃子,說:“大王賜三位大人兩顆桃子,三位大人請自述其功以決定誰該吃桃。”公孫接一聽,首先開口說:“我曾一手打野豬,一手搏幼虎,說起我的勇力,那真是無人能比,我應該吃桃。”說完起身拿起一桃。田開疆接著說:“我曾率伏兵兩次阻退來犯的敵軍,我的勇猛也是無人能比,我也應該吃桃。”說完也起身拿起一桃。這時古冶子大聲說道:“我曾隨景公渡河,突然一隻巨大的河鱉一口銜住車駕中靠左邊的那匹馬,將馬拖入河中央,當時我年紀小還不會遊泳,隻好閉氣往上遊前行百步,再順河水漂流九裏,才殺了那隻河鱉。我左手抓著馬尾,右手提著鱉頭,像巨鶴衝天般躍出水麵,當時在河邊的人看到這一幕,都以為我是河神。說起我的勇力才真的是無人可比,我才可以吃桃,你們二人還不快將桃子放到原處去?”說完拔劍站起。公孫接、田開疆說:“我們的勇敢的確不及你,我們的功績也不及你,強行奪桃而不讓你吃更是貪心的表現,若不能死在你麵前,又是無勇的表現。”於是兩人放回手中的桃子,然後自刎而死。古冶子見他二人自刎,難過地說:“你們二人死了,我如果獨活於世,就是我不仁;用言語使你們覺得受到屈辱,是我不義;我痛恨自己的行為,若不死就是無勇。”說完也放下手中的桃子,自刎而死。使者回宮向景公複命,景公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後人諸葛亮曾作《梁甫吟》以哀悼他們三人。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