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原文】
原文

莊浪土帥魯麟為甘肅副將,求大將不得,恃其部落強,徑歸莊浪,以子幼請告。有欲予之大將印者,有欲召還京,予之散地者。劉尚書大夏獨曰:“彼虐,不善用其眾,無能為也。然未有罪。今予之印,非法;召之不至,損威。”乃為疏,獎其先世之忠,而聽其就閑。麟卒怏怏病死。
明代,莊浪土帥魯麟是甘肅副將,他因為爭奪甘肅大將的官職沒有成功,便依仗自己部落的勢力強大,直接回到莊浪,以兒女年幼為由請假告休。對此,朝中議論紛紛,有主張把大將印璽授與他的,也有主張召他進京,給他個閑散職務的。尚書劉大夏排斥眾議,說道:“魯麟性情殘暴,不善於使用部下士卒,是沒有作為的。然而他沒有犯罪,現在,給他將印,是不合法製的;如果召喚他不來,有損帝王威信。”於是給皇帝奏議,獎勵魯麟先世的忠勇功績,對魯麟卻聽其就閑。後魯麟最終怏怏病死。

黔國公沐朝弼,犯法當逮。朝議皆難之,謂朝弼綱紀之卒且萬人,不易逮,逮恐激諸夷變。居正擢用其子,而馳單使縛之,卒不敢動;既至,請貸其死,而錮之南京,人以為快。
明黔國公沐朝弼犯法應當逮捕。朝臣們議論時,都覺得這件事情很難辦,說沐朝弼府中士卒近萬人,不能輕易逮捕,逮捕時恐怕激成兵變。首輔張居正就提拔了沐朝弼兒子的官職,並專派使者馳往沐府將沐朝弼擒獲,府中士卒不敢動手。捉來沐朝弼後,張居正請求赦免他的死罪,而把他禁錮在南京,人們都感到很痛快。

[馮述評]
評譯

獎其先則內愧,而怨望之詞塞;擢其子則心安,而巢穴之慮重。所以罷之錮之,唯吾所製。
褒獎魯麟的祖先,這樣就使他心有愧疚無法抱怨;提拔沐朝弼的兒子,使他心安而內部出現猜疑之心。因而不論是罷黜,還是禁錮,全都在我的掌握中。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