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兵智部 卷十 兵智部·韓世忠

【原文】
原文

世忠駐鎮江,金人與劉豫合兵分道入侵。帝手劄命世忠飭守備,圖進取,辭旨懇切。世忠遂自鎮江渡師,俾統製解元守高郵,候金步卒;親提騎兵駐大儀,當敵騎。伐木為柵。自斷歸路,會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紿良臣:“有詔移屯守江。”(邊批:靈變。)良臣疾馳去,世忠度良臣已出境,而上馬令軍中曰:“視吾鞭所向。”於是引軍至大儀,勒五陣,設伏二十餘所,約聞鼓即起擊。良臣至金軍,金人問王師動息,具以所見對。聶兒孛堇聞世忠退,喜甚。引兵至江口,距大儀五裏,別將撻孛也引千騎過五陣東,世忠傳小麾,鳴鼓,伏兵四起。旗色與金人旗雜出。金軍亂,我軍迭進,背嵬軍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斫馬足。敵披重甲,陷泥淖,世忠麾勁騎四麵蹂躪,人馬俱斃,遂擒撻孛也等。
南宋的名將韓世忠鎮守鎮江的時候,金人和劉豫合兵分路入侵。宋高宗親筆下詔,命令韓世忠嚴加防備,並希望韓世忠能夠進取。詔書言辭懇切動人,韓世忠於是從鎮江親自率軍渡江,除了命令統製官解元防守高郵,抵禦金人的步兵之外,自己則親自率領騎兵駐守大儀,抵擋金人的騎兵。韓世忠讓人砍伐樹木做成柵欄,阻斷自己軍隊的後退之路,以堅定士兵奮勇殺敵的決心。恰好遇到魏良臣奉命出使金國,於是立即下令撤去炊爨,騙魏良臣說:“有詔書命令部隊移駐防守長江。”(邊批:靈活應變。)於是,魏良臣策馬疾馳而去,韓世忠估算魏良臣已經離開邊境之後,就上馬對全軍的士兵說:“注意看我的馬鞭所指的方向。”於是讓全軍開到大儀地區,排列成了五個軍陣,並在二十多個險要的地方埋伏了士卒,約定以鼓聲為信號出擊。魏良臣到達金人的營地之後,金人詢問魏良臣有關宋軍部署的情形,魏良臣都一一據實回答了。聶兒孛堇聽說韓世忠退兵守江,十分高興,率兵來到江口,距離大儀大約有五裏路。這時副將撻孛也率領一千名騎兵,正經過宋軍五陣的東麵。韓世忠傳令小兵擊鼓,埋伏的士兵蜂擁而出,宋軍的旗幟和金人的旗幟混雜在了一起,金兵頓時方寸大亂,宋軍乘勝發起猛烈的進攻,韓世忠更督令背嵬兵每人手持一把長斧,上刺人胸,下砍馬腳,金兵身上穿著笨重的盔甲,陷在泥地裏麵,根本沒有辦法揮刀抵抗,這時韓世忠再命令精銳的騎兵從四麵八方衝殺陷在泥地裏的金兵,人馬均亡,擒獲了撻孛也等人。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