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雜智部 卷九 雜智部·江南士子

【原文】
原文

江南有文科者,衣冠之族,性奸巧,好以術困人而取其資。有房一所,貨於徽人。業經改造久矣,科執原直取贖,不可,乃售計於奴,使其夫婦往投徽人為仆,徽人不疑也。兩月餘,此仆夫婦潛竄還家,科即使他奴數輩謂徽人曰:“吾家有逃奴某,聞靠汝家,今安在?”徽人曰:“某來投,實有之,初不知為貴仆,昨已逸去矣。”奴輩曰:“吾家昨始緝知在宅,豈有逸去之事?必汝家匿之耳,吾當搜之!”徽人自信不欺,乃屏家眷於一室,而縱諸奴入視,諸奴搜至酒房,見有土鬆處,佯疑,取鋤發之,得死人腿一隻,乃哄曰:“汝謀害吾家人矣!不然,此腿從何而來?當執此訟官耳。”徽人懼,乃倩人居間,科曰:“還吾屋契,當寢其事耳。”徽人不得已,與之期而遷去。向酒房之人腿,則前投靠之奴所埋也。
江南有個參加經學考試的士子,雖出身權貴之家,但個性奸詐,善於投機取巧,喜歡用計使別人落入他所設計的圈套,再進而要脅,詐騙對方財物。這士子有棟房子賣給一位徽州人。那徽州人買下房子,經過改建後已經住了很長時間。士子持著原來雙方買賣房屋的契約,想向徽州人買回房子,遭到拒絕。士子於是心生一計,命自家一對仆人夫婦投身徽州人家為奴仆,徽州人絲毫未加懷疑。兩個多月後,這對夫婦暗中潛逃回士子家,士子命多名奴仆到徽州人家,說:“我們有兩名奴仆逃走,聽說是投身你家為奴,現在他倆在何處?”徽州人說:“確實有這樣的兩人來我家為奴,當初我並不知道是貴府的仆人。但這兩人昨天已逃走了。”奴仆們說:“昨天我們還看見這兩人出入這宅府,哪有這麼巧,晚上就逃走了?一定是你們把他倆藏起來了,我們要搜。”徽州人自認清白,無所隱瞞,於是就將家人集中在一間屋子裏,任憑士子的奴仆四處查看。奴仆們來到酒窖,見有一堆土隆起,乃故作懷疑狀,拿起鋤頭挖掘,竟挖出一條死人腿,於是起哄說:“你竟敢謀害我府上的人!這死人腿你作何解釋?我們要將你送官治罪。”徽州人頓時嚇得失了主意,隻好央請他人居間作調解人。士子說:“還我房契,這事我便不再追究。”徽州人不得已隻好答應,限期搬離。其實酒窖中所挖出的人腿,就是前來投靠的那對夫婦事先掩埋的。

科嚐為人居間公事。其人約於公所封物,正較量次,有一跛丐,右持杖,左攜竹籃,籃內有破衣,捱入乞賞。科拈零星與之,丐嫌少,科佯怒,取元寶一錠擲籃中,叱曰:“汝欲此耶?”丐悚懼,曰:“財主不添則已,何必怒?”雙手捧寶置幾上而去。後事不諧,其人啟封,則元寶乃偽物,為向丐者易去矣,丐者,即科黨所假也。
這位士子有一次也為人居間作財物公證人,對方約他到公所查看財物,然後再貼上封條。正在清點財物時,有名跛腳的乞丐,右手拄著拐杖,左手拿著竹籃,籃內還有一件破衣服,溜進公所乞討賞錢,士子隨手拿了一塊碎銀丟給乞丐,乞丐竟然嫌少,士子大怒,拿起一錠元寶擲到乞丐的竹籃裏,斥責說:“你想要這元寶是不是?”乞丐害怕顫抖說:“大善人不願再多給賞錢就算了,何必發脾氣呢?”接著雙手捧著元寶放在桌上,然後離去。過了一段日子,另一名公證人開封取物,發現元寶竟是假的,原來早就被那乞丐調了包,而那乞丐,正是士子的黨羽所裝扮的。

〔評〕蘇城四方輻湊之地;騙局甚多。曾記萬曆季年,有徽人叔侄爭墳事,結訟數年矣,其侄先有人通郡司理,欲於撫台準一詞發之。忽有某公子寓閶門外,雲是撫公年侄,衣冠甚偉,仆從亦都。徽侄往拜,因邀之飲。偶談及此事,公子一力承當。遂封物為質,及期,公子公服,取訟詞納袖中,徑人撫台之門,徽侄從外伺之,忽公事已畢而門閉矣,意撫公留公子餐也。詢門役,俱莫知,乃晚衙,公子從人叢中酒容而出,意氣揚揚,雲:“撫公相待頗厚,所請已諧。”抵徽寓,出官封袖中,印識宛然。徽侄大喜,複飲食之,公子索酬如議而去,明日徽侄以文書付驛卒,此公子私從驛卒索文書自投,驛卒不與,公子言是偽封不可投。驛卒大驚,還責徽侄,急訪公子,故在寓也,反叱徽人用假批假印,欲行出首。徽人懼,複出數十金賂之始免。後訪知此棍慣假宦、假公子為騙局。時有春元謁見撫院,彼乘鬧混入,潛匿於土地堂中,眾不及察,遂掩門。渠預藏酒糕以燒酒製糕,食之醉飽,啗之,晚衙複乘鬧出,封筒印識皆預造藏於袖中者,小人行險僥幸至此,亦可謂神棍矣。
(評譯)蘇州交通發達,商業繁榮,詐騙事件也層出不窮。明朝萬曆年間,曾有一對叔侄爭墳地大打官司,纏訟多年一直沒有結果。後來侄兒買通郡府法曹,希望撫台能判自己勝訴。一天,忽然有個住在閶門(皇宮中紫微宮之門,又叫閶闔)外的貴公子,自稱是撫台的世侄,看他衣著華麗,一表人才,隨行的侍仆也多,於是侄兒就去邀貴公子喝酒,閑談中談到與叔父爭奪墳地的事。公子一口答應這事包在他身上,為表示自己誠意,公子還交給侄兒一件信物。到了約定日期,公子拿了侄兒的訟狀,直接進入撫台大人的官府,侄兒在門外守候許久,一直到府衙公務處理完畢,大門緊閉,還不見公子出來,侄兒猜測可能撫台大人留公子吃飯,問門房公子下落,都答稱未見過此人。直到入夜,才見公子滿臉酒意地從人群中走來,一臉得意洋洋的神情,對侄兒說撫台大人熱忱地招待他,所托付的事都已打點妥當,兩人回到侄兒住處。公子從袖中拿出一封公文,公文上蓋有官府的官印,侄兒大為高興,命人備酒謝公子,公子拿了當初兩人協議的報酬後離去。第二天,侄兒將公文交給驛卒送官府,公子卻派人索取公文,官府的驛卒不肯交出公文,公子才表明這公文是偽造的,不能送交官府,驛卒害怕獲罪,立即將公文退還侄兒,並且斥責侄兒,侄兒拿著假文書趕往公子住處,公子正巧在家,看了假文書,反而斥責侄兒用假官印,假批示唬人,要到官府控告他。侄兒大驚,隻有再拿出數十金賄賂公子,才平息此事。後來,侄兒向別人打聽,才知道這人常假冒宦官或貴公子,設計詐人錢財。當初,正碰到春元(明朝人林章的本名)入府謁見撫台,公子就趁忙亂中混入府內,暗中躲在佛堂中,府中奴仆一時沒留意到他,就依往日按時關門。公子事先曾準備淨糕,以燒酒製作糕餅,食後飽且醉,就在佛堂內吃喝起來,等府衙到了夜間辦公時,再伺機混出府衙,至於官印等物,都是事先準備好放在袖中的。像這種心機深沉、存心詐財的小人,真可說是神棍。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