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兵智部 卷三十 兵智部·王樸

【原文】
原文

周世宗時,拾遺王樸獻《平邊策》,略雲:“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唯吳易圖,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裏。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其西,備西則撓其東。彼奔走以救弊,則奔走之間,我可窺其虛實。避實擊虛,所向無前,則江北諸州舉矣。既得江北,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南亦不難下也。江南下,而桂、廣、岷、蜀,可飛書召之矣。吳、蜀既平,幽必望風而至,唯並為必死之寇,必須強兵力攻,然不足為邊患也。”世宗奇之,未及試,其後宋興,卒如其策。
後周世宗時,拾遺王樸曾提出《平邊策》,內容大意是:攻占土地的基本原理,一定要從容易的地方著手。放眼天下,當今隻有吳國容易攻占。它的土地遼闊,東到海,南至江,將近兩千裏。我們從吳國防備最薄弱的地方開始進攻,他們防備東方,我們就進攻西方,他們守備西方,我們就攪亂東方。他們一定會奔走救援,在奔走之間,我們就能看出他們的虛實、強弱,然後我們避開防衛堅固的地方,攻擊武力薄弱的地方,這樣一來一定戰無不勝。那麼長江北岸的各州,都將歸我們所有。取得江北之後,就利用江北的百姓,繼續我們征討江南的計劃,那麼江南也不難取得了。江南一旦到手,那麼桂林、廣東、四川、巴蜀等地,就隻需傳遞一兩封諭示文書便足以叫他們投降。吳、蜀既已平定,那麼燕地一定聞風歸附,隻有河東,是拚死也不會歸附的匪寇,必須要出動強大的兵力來攻取,但也不足以構成我國的邊患。”周世宗對這個建議頗為讚賞,可惜還來不及照這個策論去做就病死了。日後宋朝代之而起,宋主就是按照這計策實行的。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