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00   

《智囊全集》術智部 卷八 術智部·範仲淹

【原文】
原文

皇祐二年,吳中大饑,時範仲淹領浙西,發粟及募民存餉,為術甚備。吳人喜競渡,好為佛事。仲淹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於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又召諸佛寺主守,諭之曰:“今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於是諸寺工作並興。又新倉廒吏舍,日役千夫。監司劾奏杭州不恤荒政,遊宴興作,傷財勞民。公乃條奏:“所以如此,正欲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使工技傭力之人,皆得仰食於公私,不致轉徙溝壑耳。”是歲唯杭饑而不害。
宋朝皇祐二年,吳州一帶鬧大饑荒,當時範仲淹(字希文,卒諡文正)治理浙西,下令散發米糧賑災。並鼓勵百姓儲備糧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備。吳州民俗喜好賽舟,並且篤信佛教。範仲淹於是鼓勵百姓舉行劃船比賽,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飲。從春至夏,當地的百姓幾乎天天都扶老攜幼在湖邊爭看賽船。另外,範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對他們說:“饑歲荒年工錢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興土木的大好時機。”於是各寺廟住持無不招募工人大肆興建。範仲淹又招募工人興建官家穀倉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達一千人。掌監察的官員,認為範仲淹不體恤荒年財政困難,竟鼓勵百姓劃船競賽,寺院大興土木,既勞民又傷財,所以上奏彈劾範仲淹。範仲淹上奏說:“臣所以鼓勵百姓宴遊湖上,寺院、官府大興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餘錢可花的百姓,嘉惠貧苦無依的窮民,使得靠出賣勞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賴官府與民間所提供的工作機會生活,不致背井離鄉,餓死荒野。”這年全國的大饑荒,隻有杭州一帶的百姓沒有受到嚴重的災害。

〔評〕《周禮》荒政十二,或興工作,以聚失業之人。但他人不能舉行,而文正行之耳。凡出遊者,必其力足以遊者也。遊者一人,而賴遊以活者不知幾十人矣。萬曆時吾蘇大荒,當事者以歲儉禁遊船。富家兒率治饌僧舍為樂,而遊船數百人皆失業流徙,不通時務者類如此。
(評譯)《周禮》記載,連續十二年的饑荒,主政者應盡量提供百姓工作機會,減少失業人口。可惜一般主政者都做不到,隻有範仲淹做到了。凡是可以外出宴遊者,一定是具有宴遊的財力,一人外出宴遊,而靠此人宴遊花費的金錢生活的,不知道有幾十人。明朝萬曆年間,蘇州一帶鬧饑荒,主政者下令禁止百姓遊船,於是富家子弟日日在僧院宴飲,而靠劃船生活的船家,都因失業而背井離鄉,主政者的愚昧,不識時務,大都如此。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