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遊記》 作者:徐弘祖年代:明代1474   

《徐霞客遊記》正文 卷一百五十二 雞山誌略二

諸寺原始俱以年次為先後。
諸寺起源〔一概按年代先後為序。〕

接待寺嘉靖間,天心和尚跪華首門,遙禮初祖迦葉為師,落發,乃創此寺於山麓,又建聖峰寺於山半。其後有寶山禪師得授衣缽(即缽,僧侶所用袈裟和食器,禪宗以之為師承信物)。現在。講師和雅,住聖峰寺。
接待寺〔嘉靖年間,天心和尚跪在華首門,遙拜初祖迎葉為師,落發,於是在山麓創建了此寺,又在半山腰建了聖峰寺。那以後有寶山禪師得他傳授衣缽。現在的主講法師是和雅,住在聖峰寺。〕

聖峰寺寶山禪師建,後嗣和雅。
聖峰寺〔寶山禪師創建,後代傳人是和雅。〕

龍華寺隆慶間,元慶和尚開山,後閣是嗣孫雪亭重建。前題“石鼓名區”,閣題“水月”。石鼓,以左峰絕頂高聳,有聲如鼓也。石鍾寺以樓下掘出石形如鍾,故雲石鍾。又雲以建寺時,側崖有石,風吹如鍾聲。皆無的據(確證)。
龍華寺〔隆慶年間,元慶和尚開山,後閣是傳人孫雪亭重建。前殿的匾額叫“石鼓名區”,後閣的匾額為“水月”。石鼓,是因為左峰的絕頂高聳,有聲音如鼓聲。〕石鍾寺〔因為在樓下挖出的岩石形狀如銅鍾,所以叫石鍾。又傳說在建寺時,側邊山崖上有塊岩石,風吹過時如像鍾聲。全無確實的依據。〕

放光寺嘉靖間,古德無窮禪師,河南人,創建。護法檀越李中谿先生。無窮後嗣有歸空禪師,建藏經閣。閣成,神宗賜《藏》。寂光寺嘉靖間,古德定堂禪師創建。檀越李中谿、蘇大雲、趙雪屏三先生俱翰林。又居士楊碧泉,皈依禪師,捐資建造。後嗣用周禪師,大興弘敞,又建大覺寺,請無心禪師住持。後嗣野愚大師現住靜,見曉現住南直中峰,克心現住持。
放光寺〔嘉靖年間,先輩無窮禪師,河南人,創建。護法施主是李中黔先生。無窮後代傳人有歸空禪師,修建了藏經閣。藏經閣建成,神宗賜給《法藏》。〕寂光寺〔嘉靖年間,先輩定堂禪師創建。施主是李中黔、蘇大雲、趙雪屏,三位先生都是翰林。又有居士楊碧泉,飯依定堂禪師,捐資建造。後代傳人用周禪師,大興土木擴建,又建了大覺寺,請來無心禪師任住持。後代傳人野愚大師現住在靜室中,見曉現住在南直中峰,克心現為住持。〕

大覺寺萬曆間,無心禪師奉密旨,齎華嚴寺《藏經》至此,用周請住此寺。後嗣遍周現在。
大覺寺〔萬曆年間,無心禪師奉皇帝密旨,帶著華嚴寺的《藏經》到此,用周請他住持此寺。後代傳人遍周現今還在。〕

幻住庵嘉靖間,寂安禪師創建。德行具碑紀。後嗣定光,今名福寧。現在。住持妙宗,天香壽九旬。
幻住庵〔嘉靖年間,寂安禪師創建。德行全部有碑文記載。後代傳人定光,現名叫福寧。現在的住持是妙宗,天香的壽命有九旬。〕

華嚴寺嘉靖間,南京古德月堂創建。聖母賜《藏》。回祿後,有法孫野池重建,參隨張賓軒護法。那蘭陀寺萬曆間,古德所庵禪師創建。師尋甸人。護法檀越黔國武靖公,參隨張賓軒。後嗣高僧本無,講師了宗、念休,現在。克徽,在滇省圓通寺。禪師大力現在。靜主蘭宗、幹蠱。常住艮一。
華嚴寺〔嘉靖年間,南京先輩月堂創建。皇太後賜《藏經》。火災後,有徒孫野池重建,參將隨從張賓軒護法。〕那蘭陀寺〔萬曆年間,先輩所庵禪師創建。禪師是尋甸人。護法施主是黔國武靖公、參將隨從張賓軒。後代傳人是高僧本無,主講法師了宗、念休,現今還在。克徽,在雲南省城圓通寺。大力禪師現今健在。靜室主人蘭宗、幹蠱。常住僧良一。〕

悉檀寺萬曆間,古德本無建。護法檀越麗府生白木公。後嗣法潤、弘辨、安仁、體極,住靜白雲。
悉檀寺〔萬曆年間,先輩本無修建。護法施主是麗江府木生白公。後代傳人法潤、弘辨、安仁、體極,住在白雲寺靜室中。〕

補處庵嘉靖間,古德廣西如正禪師創建。後嗣本真、所庵禪師傳記,念誠住持。
補處庵〔嘉靖年間,先輩廣西如正禪師創建。後代傳人本真、所庵禪師有傳記,念誠任住持。〕

西竺寺萬曆間,古德飲光禪師創建。
西竺寺〔萬曆年間,先輩飲光禪師創建。〕

會燈寺嘉靖間,闊然老師先結靜室,今法嗣朗耀創建叢林,迦葉殿法眷。大士閣萬曆間,直指沈建立,請古德拙愚禪師住持。師乃五華、龍泉二寺法眷之主。後嗣虛宇,現在大士閣中住持。傳衣寺古圓信庵,古德大機禪師創建,中谿李先生護法。後嗣映光禪師弘建。回祿(遭火災)後,映光後嗣法界重建,即今覺悟住持。旁建八角庵、圓通庵、慈聖庵、雷雲寺、靜雲庵、淨土庵、開化庵、九蓮寺、報恩寺、白石庵。
會燈寺〔嘉靖年間,闊然老禪師先建了靜室。如今繼承他衣缽的弟子朗耀創建了寺院,與迎葉殿是同門弟子。〕大士閣〔萬曆年間,直指使者沈某建立,請先輩拙愚禪師任住持‘禪師是五華寺、龍泉寺兩寺同門弟子的主管。後代傳人虛宇,現在大士閣中任住持。〕傳衣寺〔古代的圓信庵,先輩大機禪師創建.李中黯先生護法。後代傳人映光禪師擴建。火災後;映光的後代傳人法界重建,今天覺悟是住持。四旁建有八角庵、圓通庵、慈聖庵、雷雲寺、靜雲庵、淨土庵、開化庵、九蓮寺、報恩寺、白石庵。〕

萬鬆庵萬曆間,古德中泉禪師創建,後嗣離微禪師重建,現在。
萬鬆庵〔萬曆年間,先輩中泉禪師創建,後代傳人離微禪師重修,現今尚存。〕

古迦葉殿
古迎葉殿

羅漢壁靜室廣西禪師印宗禪師幻空禪師獅子林靜室蘭宗禪師大力禪師
羅漢壁靜室〔廣西禪師印宗禪師幻空禪師〕獅子林靜室〔蘭宗禪師大力禪師〕

大靜室野愚禪師
大靜室〔野愚禪師〕

旃檀嶺靜室克心禪師
旎檀嶺靜室〔克心禪師〕

九重崖靜室本無禪師大定禪師聞璽禪師各刹碑記
九重崖靜室〔本無禪師大定禪師聞璽禪師〕各寺碑記

《止止庵記》賓州知州黃岡廖自伸記。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止止庵記})F賓川州知州黃岡人廖自伸作記。萬曆三十二年。〕

又《止止庵記》,荊州知府、前翰林庶吉士、監察禦史、郡人李元陽,嘉靖三十八年。《傳衣寺記》長蘆運使、郡人阮尚賓記,萬曆甲辰(公元1604年)。
又一個《止止庵記))[荊州知府、前任翰林院庶吉士、監察禦史、本府人李元陽作記,嘉靖三十八年。〕《傳衣寺記》〔長蘆轉運使、本府人阮尚賓作記,萬曆甲辰年。〕

《鼎建大士閣三摩禪寺記》知賓州廖自伸記。萬曆丙午(公元1606年)。
《鼎建大士閣三摩禪寺記》〔賓川州知州廖自伸作記。萬曆丙午年。〕

《重建放光寺銅碑》李元陽記。《仰高亭記》柱史(即禦史)周茂相記。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重建放光寺銅碑))(李元陽作記。〕

《寂光寺傳衣法嗣紀略》雲洱舉人人孫啟祚撰。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
《仰高亭記》禦史周茂相作記。萬曆三十五年。〕《寂光寺傳衣法嗣紀略》〔雲南洱海衛舉人孫啟柞撰文。崇禎九年。〕

《西竺寺碑記》禦史昆明傅宗龍撰。萬曆己未(公元1619年。)
《西竺寺碑記》〔進士陶挺撰文。萬曆戊午年。〕《寂光寺用周禪師道行碑記》〔禦史昆明人傅宗龍撰文。萬曆己未年。〕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正文
卷一 遊天台山日記 卷二 遊天台山日記後 卷三 遊雁宕山日記 卷四 遊雁宕山日記後 卷五 遊白嶽山日記 卷六 遊黃山日記 卷七 遊黃山日記後 卷八 遊武彝山日記 卷九 遊廬山日記 卷十 遊九鯉湖日記 卷十一 遊嵩山日記 卷十二 遊太華山日記 卷十三 遊太和山日記 卷十四 閩遊日記前 卷十五 閩遊日記後 卷十六 遊五台山日記 卷十七 遊恒山日記 卷十八 浙遊日記上 卷十九 浙遊日記下 卷二十 江右遊日記一 卷二十一 江右遊日記二 卷二十二 江右遊日記三 卷二十三 江右遊日記四 卷二十四 江右遊日記五 卷二十五 江右遊日記六 卷二十六 江右遊日記七 卷二十七 江右遊日記八 卷二十八 江右遊日記九 卷二十九 江右遊日記十 卷三十 江右遊日記十一 卷三十一 江右遊日記十二 卷三十二 江右遊日記十三 卷三十三 江右遊日記十四 卷三十四 楚遊日記一 卷三十五 楚遊日記二 卷三十六 楚遊日記三 卷三十七 楚遊日記四 卷三十八 楚遊日記五 卷三十九 楚遊日記六 卷四十 楚遊日記七 卷四十一 楚遊日記八 卷四十二 楚遊日記九 卷四十三 楚遊日記十 卷四十四 楚遊日記十一 卷四十五 楚遊日記十二 卷四十六 楚遊日記十三 卷四十七 楚遊日記十四 卷四十九 楚遊日記十六 卷五十 粵西遊日記一 卷五十一 粵西遊日記二 卷五十二 粵西遊日記三 卷五十三 粵西遊日記四 卷五十四 粵西遊日記五 卷五十五 粵西遊日記六 卷五十六 粵西遊日記七 卷五十七 粵西遊日記八 卷五十八 粵西遊日記九 卷五十九 粵西遊日記十 卷六十 粵西遊日記十一 卷六十一 粵西遊日記十二 卷六十二 粵西遊日記十三 卷六十三 粵西遊日記十四 卷六十四 粵西遊日記十五 卷六十五 粵西遊日記十六 卷六十六 粵西遊日記十七 卷六十七 粵西遊日記十八 卷六十八 粵西遊日記十九 卷六十九 粵西遊日記二十 卷七十 粵西遊日記二十一 卷七十一 粵西遊日記二十二 卷七十二 粵西遊日記二十三 卷七十三 粵西遊日記二十四 卷七十四 粵西遊日記二十五 卷七十五 粵西遊日記二十六 卷七十六 粵西遊日記二十七 卷七十七 粵西遊日記二十八 卷七十八 粵西遊日記二十九 卷七十九 粵西遊日記三十 卷八十 粵西遊日記三十一 卷八十一 粵西遊日記三十二 卷八十二 粵西遊日記三十三 卷八十三 粵西遊日記三十四 卷八十四 粵西遊日記三十五 卷八十五 粵西遊日記三十六 卷八十六 粵西遊日記三十七 卷八十七 粵西遊日記三十八 卷八十八 粵西遊日記三十九 卷八十九 黔遊日記一 卷九十 黔遊日記二 卷九十一 黔遊日記三 卷九十二 黔遊日記四 卷九十三 黔遊日記五 卷九十四 黔遊日記六 卷九十五 黔遊日記七 卷九十六 黔遊日記八 卷九十七 遊太華山記 卷九十八 滇中花木記 卷九十九 遊顏洞記 卷一百 隨筆二則 卷四十八 楚遊日記十五 卷一百零一 滇遊日記一 卷一百零二 滇遊日記二 卷一百零三 滇遊日記三 卷一百零四 滇遊日記四 卷一百零五 滇遊日記五 卷一百零六 滇遊日記六 卷一百零七 滇遊日記七 卷一百零八 盤江考 卷一百零九 滇遊日記八 卷一百一十 滇遊日記九 卷一百一十一 滇遊日記十 卷一百一十二 滇遊日記十一 卷一百一十三 滇遊日記十二 卷一百一十四 滇遊日記十三 卷一百一十五 滇遊日記十四 卷一百一十六 滇遊日記十五 卷一百一十七 滇遊日記十六 卷一百一十八 滇遊日記十七 卷一百一十九 滇遊日記十八 卷一百二十 滇遊日記十九 卷一百二十一 滇遊日記二十 卷一百二十二 滇遊日記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三 滇遊日記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四 滇遊日記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五 滇遊日記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六 滇遊日記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七 滇遊日記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八 滇遊日記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九 滇遊日記二十八 卷一百三十 滇遊日記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一 滇遊日記三十 卷一百三十二 滇遊日記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三 滇遊日記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四 滇遊日記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五 滇遊日記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六 滇遊日記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七 滇遊日記三十六 卷一百三十八 滇遊日記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九 滇遊日記三十八 卷一百四十 滇遊日記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一 滇遊日記四十 卷一百四十二 永昌誌略 卷一百四十三 近騰諸彝說略 卷一百四十四 滇遊日記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五 滇遊日記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六 滇遊日記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七 滇遊日記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八 滇遊日記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九 滇遊日記四十六 卷一百五十 雞山誌目 卷一百五十一 雞山誌略一 卷一百五十二 雞山誌略二 卷一百五十三 麗江紀略 卷一百五十四 法王緣起 卷一百五十五 溯江紀源 / 江源考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